大理风光

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> 文章中心 > 大理风光
文化艺术
2012-07-20 03:39来源:大理古城浏览数:6899

 大理文化艺术

 

洞经古乐:大理自古以来就是一片生长艺术的沃土。在流传至今的各种民间艺术中,洞经古乐称得上是一块活化石。确凿的史料证明:大理洞经古乐始于南诏大理国时期的宫廷音乐和祭祀音乐,兴于明清两代,在发展程中溶入了儒、释、道三教的祭祀音乐,而完善于道家的道场,以演奏《文昌大洞仙经》为主调,故称洞经音乐。大理洞经音古乐源远流长。史料记载,公元793年,南诏王异牟寻为表达永世臣服唐中央皇帝的心愿,组织部了一部称为《南诏奉圣乐》的大型乐舞赴长安奉献给唐王朝。唐德宗大喜过望,又给南诏赏赐了一部龟兹古乐。从这时起,大理白族的祖先便接受了中原王朝“礼乐治国”的思想。洞经古乐曲调优美,词牌丰富,音域宽广,旋律多变,有满足多种情绪多种审美的魅力。有道家音乐的飘逸,有宫廷音乐的典雅,有江南丝竹的柔美,有儒家音乐的浑厚。由于洞经古乐起源某种信仰礼仪,其音乐形象均在于陶冶人的情操和净化人的心灵。在当今各种宣泄型甚至刺激型音乐风靡于世的潮流中,洞经古乐显得古朴、优雅,有人称之为“没有污染的音乐”,适应了当代人们返璞归真的审美需求。每当夜幕降临之际,苍洱大地便响起仙乐般的洞经音乐。节日还是平常日子,走进大理古城,在五华楼、洋人街中心广场,只要有心,你会常常听到民间艺人演奏的洞经古乐。那感觉仿佛就象置身于遥远的古代,沐浴在唐风宋雨之中,让人久久回不过神来。被音乐界称为 “世纪末元音”、“广陵绝响”的中华民族音乐瑰宝,2002年,作为洞经古乐的发源地,大理市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“中国洞经古乐民间艺术之乡”。

   

 

 民间舞蹈:白族民间舞蹈是白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。白族民间舞蹈有自娱性、传统性、民族性、群众性和通俗性。现流传于民间的舞蹈主要有:霸王鞭、八角鼓、双飞燕等。通常在春节、火把节、三月街、本主庙会和其它各种民族节庆活动中表演。

 

 

电影《五朵金花》:为新中国成立10周年献礼大片。影片内容为:大理某公社副社长金花在带领一群姑娘赶“三月街”与阿鹏相遇,产生恋情,并在蝴蝶泉边互赠信物,相约第二年三月街相会。在第二年相会中闹出不少误会,最终找到金花的爱情故事,影片故事曲折,插曲优美,民族特色深厚,深受欢迎。1960年 2月,曾在开罗第二届亚洲电影节上荣获“最佳电影奖”。